
个人基本情况
吕强,1975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1999年获武汉大学学士,2002年获武汉大学硕士, 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2007年~ 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国家实验室(博士后)。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主持国家级项目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5篇,SCI论文9篇。
主要研究方向
1、双足轮腿机器人仿真与实现。双足轮腿机器人是一种结合轮式移动(高效平顺)与足式运动(复杂地形适应)的混合型机器人,关键仿真内容包括运动控制验证、地形适应性测试和能耗分析,实现方面需解决结构设计、驱动系统、实时控制等挑战。
2、多自由度机械臂仿真与实现。多自由度机械臂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农业采摘、水下作业、空间探索等领域。关键仿真内容包括虚拟现实仿真、实时仿真系统构建、多软件协同仿真,实现方面包括机械设计、驱动系统、控制算法等多个方面。
招收研究生要求
具备电子、自控和通讯等方面基础知识,拥有极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对新知识新研究领域有强烈渴望,敢于面对全新挑战,能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
主要科研项目
1、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可见光室内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0万);
2、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碳纳米管微纳传感器制造过程中键合工艺的研究”(2.0万);
3、主持横向项目“爱体科技去运动平台开发”(5.0万);
4、主持横向项目“紫外LED生长结构的优化设计”(4.7万);
5、主持横向项目“低功耗无线通讯模块在智能锁具中的应用”(70万);
6、主持横向项目“管道爬行机器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80万);
7、主持横向项目“基于图像处理的机械臂抓取设备的技术研究”(81万);
代表性论文
1、Bias voltage optimization for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microbolometric focal plane array, OPTIK, 2020
2、Substrat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suppression analysis for microbolometric focal plane array, OPTIK, 2021
3、New CMOS 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future high-performance microbolometric focal plane array, OPTIK
4、Size-Dependent in MWNTs/PDMS Composite Films, sopo2012
5、Deep Learning-Based Design Method for Acoustic Metasurface Dual-Feature Fusion,Materials,2024
6、Localized Path Planning for Mobile Robots Based on a Subarea-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odel,Sensors,2024
7、Measurement of Rock Deformation Parameters - Estimation of Stacked Fusion Model of Young's Modulus, E3S Web of Conferences, 2024
8、Research on local sound field intensity control technique in met surface based on deep neural networks, Plos One, 2024
9、Rock Deformation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Stacking Integrated Learning, AINIT, 2024
10、Ffc-rrt*: An adaptive hybrid sampling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with rapid initial solution convergence, Intelligent Service Robotics, 2025
11、Image Deblurring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Self-Attention Mechan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5
获奖情况
2018年,湖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