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我校第四十三届运动会学生男子组800米决赛在金银湖校区体育场落下帷幕。电气学院大二学生胡名威以2分1秒的佳绩,突破自己去年创下的2分7秒校纪录,在万众瞩目中完成“自我超越”。

作为800米项目的“卫冕冠军”,胡名威在本次决赛中展现出独特的战术定力。发令声响后,他并未急于领跑,而是以稳健步频紧跟第一梯队,通过呼吸调节与体能分配把控节奏;进入后程加速阶段,他凭借日常训练积累的耐力优势,逐步拉开与对手的差距,最后200米更是以爆发式的竞技状态全力冲刺,最终以绝对优势冲线。
“跑步不是任务,是我每天最期待的‘充电时间’。”赛后采访中,胡名威道出成绩背后的坚持。没有专业教练的指导,全凭热爱,他利用手机app自我记录,并为自己制定了清晰可行的计划:每周训练六到七次,周二、周四、周六进行间歇跑,周日完成20公里以上的长跑,其余时间则安排慢跑。正是这份对热爱的坚守,让他在去年首破纪录后,仍未停下突破的脚步。
此次成功刷新800米纪录后,胡名威的赛场目标仍在延伸。11月1日的1500米项目比赛中,他将向另一项校纪录发起冲击,力求在本届运动会上实现“双突破”。
谈及长远规划,胡名威的目光坚定而清晰:“大二暑假达到800米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未来希望能站上更广阔的赛场,让更多人看到普通学生也能在体育领域发光”。从“兴趣使然”到“纪录守护者”,再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追梦人,胡名威的成长轨迹,打破了“体育特长=专业训练”的固有认知,印证了“热爱+科学坚持”的强大力量。
胡名威的案例证明,校园体育的核心不仅是培养专业运动员,更是为全体学生搭建“以体育人”的平台——通过激发个体兴趣、鼓励自主锻炼,让体育成为锤炼意志、突破自我的载体。未来,电气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搭建成长平台,为更多像胡名威一样的学生提供追梦土壤,让“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在校园中生根发芽、传递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