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学院召开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结暨2026年度申报动员会

作者: 时间:2025-09-08 点击数:

9月4日下午,电气学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总结暨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在学院610会议室顺利召开。院长张聪,院长助理黄臻、郑晓刚以及拟申报202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聪主持。

张聪对学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他分析指出,当前基金申报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难度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学院今年的申报结果呈现“喜忧参半”的态势。他进一步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衡量学院科研水平的核心指标,全院教师必须提高重视程度,提前谋划布局,凝聚协同合力,共同应对基金申报工作的挑战。

在经验交流环节,多位教师结合自身申报与评审实践,从不同维度分享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龚易老师聚焦申报材料质量提升,强调对申报书的反复修改与精心打磨至关重要,建议申报人务必主动请教权威专家进行审阅并吸纳修改意见,以精进文本呈现;孙照宇老师基于两次成功申报的实践经验,着重指出研究方向需突破博士阶段的惯性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同时鼓励青年基金获得者夯实研究基础,为后续面上项目申报筑牢根基;刘建国老师则从前提条件与策略选择两方面切入,提出良好的学术积累与高水平论文是成功的基础,同时需精准匹配申报部门,并突出项目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苗青老师结合评审反馈,针对性指出近三年成果储备不足、科学问题凝练不深是常见的失败诱因,建议青年教师着力加强学术积累;黄臻老师则从视野拓展角度出发,呼吁通过强化学术交流拓宽研究思路,为申报工作注入新动能。

张聪在总结中强调,申报工作需从多维度精准发力:一是要对申报书进行反复打磨,同时精准匹配报送部门,确保申报材料与申报方向高度契合;二是基础相对薄弱的教师要争分夺秒加强科研积累,针对性弥补短板,夯实申报根基;三是在科学问题凝练上要深度钻研,以创新思维凸显研究内容的独特价值与突破点;四是申报失利的教师要深入剖析评审反馈意见,主动与导师、同行交流探讨,将每一条建议转化为完善申报书的具体行动。他同时鼓励全体教师始终坚守对科研的热忱,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深耕学术领域。

本次会议不仅系统梳理了2025年基金申报工作中的经验成果与短板不足,更清晰锚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与核心重点,为学院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有序推进筑牢了基础。与会教师均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主动调整申报策略,尽早启动筹备工作,深度打磨申报材料,全力争取在新一年的基金申报中实现突破、再创佳绩。



版权所有 © 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中路36号     邮编:430023    电话:027-85504717